今年四月政府班子改組後,特首表示期望改組能「重振經濟、鞏固香港金融地位、發展創新科技事業,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但目前本港內外交困,中美角力及疫情持續;加上社會撕裂,加上房屋、青年上流等社會深層次矛盾未解,不少年輕人焦燥不安,成為社會不穩的火藥庫。但政府若能推動適當宣傳及教育,可把年輕人裝備成實現本港發展大計,抵禦未來挑戰的生力軍。
不少香港青年未曾踏足祖國,對國家缺乏了解和認同,故易受媒體及網上平台的內地負面消息影響,對內地產生隔閡。政府可與青年組織合作,推動兩地青年交流,亦應配合網絡潮流,加強使用社交平台,包括透過青年常用的平台、關注的網紅作宣傳,爭取網上輿論主導,推廣政府施政、國家發展及中港合作的機遇,線上線下雙軌並行,培育青年對中港事務的正確理解。
教育方面,應在不增加學生目前學習負擔下,加強學校國情教育成份,使年輕人自小認識「一國兩制」等國情基礎知識,避免受港獨等錯誤思想影響。教師於平日課堂可慘入生活例子,例如於常識課講解國家應對新冠疫情的有效措施,如何透過全民檢測協助香港抗疫,帶出中港合作的重要性,讓他們對社交媒體上的謠言培養「抗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