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亦可作為大灣區的生物醫藥專利中心,為內地生產的藥物申請專利。一般藥品在二十年的專利期屆滿後,藥廠就可仿照其成份生產。內地生物醫藥市場雖大,但醫藥產品仍以生產仿製藥為主。香港政府宣布購入的疫苗之一科興疫苗,使用傳統「滅活」技術,將病毒殺死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但歐美的另外兩款疫苗,分別使用較新技術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腺病毒載體(adenoviral vector)技術。內地生物醫藥研發近年已日漸增加,但受制於知識產權及機制未成熟,故本港可憑成熟的司法及商業認證機制,助內地研發的新技術疫苗及醫藥產品,於本地臨床認證後,再「一條龍」為其申請原廠專利。
歐美藥廠為了利益,多拒開放疫苗及藥物專利,導致應對新冠肺炎所需的醫藥產品價格高企不下。西方生物醫藥技術發展成熟,但自2012年的「十二五」國家規劃以來,生物醫藥已納入國家重點發展規劃,香港若能發展成國際認可的臨床及專利中心,配合大灣區強大的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可協助國家急起直追,發展更多自主研發藥物, 打破歐美醫藥大國壟斷,確立本港於大灣區的生物醫藥發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