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受訪者對港府不滿度達62%,滿意度僅19%,更有64%市民對新發表的施政報告不滿,可見市民並未「收貨」。施政報告訂立了包括房策、土地、產業發展等長遠措施,針對民生問題的深層次矛盾,但一般市民只感到「遠水不能救近火」,加上多未有落實細節,外界亦質疑政府的執行力。
過往不少人批評政府缺乏香港發展的願景和藍圖,今次施政報告就仿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許多發展願景,包括宣佈「長遠房屋策略」十年期所需公營房屋土地達標、推動「明日大嶼」填海、促進大灣區人才交流、港深創科合作等。
但新加坡訂立藍圖後,還會有具體推行的時間表和目標,以及匯聚各方專門人才組成專責委員會,按部就班去實施。例如新加坡政府2016年制訂了「新加坡產業轉型藍圖」,針對六大範疇包括物流業、精密工程等,提高生產力、創新力及國際化。為落實產業轉型藍圖,財政部又領導商界人士組成了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CFE),提出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策略及訂立經濟增長指標;各部門再據此為行業訂立計劃,並與相關工會及組織商討。新加坡政府又設立「技能、創新與生產力理事會」,負責為行業營造有利的轉型環境,包括修改法規、制定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