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港諮詢委員會的「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畫」一直被批評為政治酬庸,未能做到廣納民意。政府可考慮改以專業界別劃分,讓有志年輕專業人士自薦並爭取業界一定提名後,加入諮詢委員會,以更廣泛吸納年輕專業人士意見。
坊間亦有不少有心機構致力建立溝通平台,例如一直從事青年工作的香港青年協會,定期就不同社會政策及專業領域舉行研討會吸納年輕人意見,例如今年九月就舉行了「防治青少年科技罪行國際研討會」,邀請知名學者、政策制定者專家和青年工作者,交流如何應對科技罪行策略而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亦致力譲年輕人參與跨界合作及知識傳播,去年十二月舉辦的第一屆會員周年晩宴,就邀請了國際關係學者與學生代表交流對香港未來看法,亦談及國際形勢發展,引導年輕人一起以國際視野思考香港的未來。這些溝通平台正好讓各界別專業人士,包括企業家、業界知名人士丶年輕新晉等,甚至政府官員間作面對面深入交流,政府可多與這些溝通平台合作,廣納年輕人意見
政府除了要強化諮詢委員會,並作為坊間溝通平合的推手,增加相關津貼撥款供這類機構申請,加強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以青年為對象的交流項目。政府更應定期派代表並與這些機構交流,了解年輕人最關注的議題及想法,協助他們將來以知識和專業回饋社會,堅實本港公共行政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