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近日向下修訂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4月底宣布的-4%至-7%,修訂為-6%至-8%。另一方面,政務司司長最近出席網上青年就業政策專題會議,提及本地整體失業率雖然由4至6月的6.2%微跌至5至7月的6.1%,但青少年失業情況嚴峻。面對經濟衰退危機,港府應帶動各界善用大灣區機遇,促進本地產業多元發展,鼓勵更多年輕人往大灣區發展,才能擴闊年輕人出路,並為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創造有利條件。
青年智庫MWYO去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13.4%香港青年表示有興趣到大灣區工作,主因是內地工作及行業前景好;調查同時顯示,大灣區主要城市只有極少數職位平均年薪達香港同職位的60%或以上。今年初前海管理局香港聯絡處的調查,則反映年輕人對深圳的創新科技及金融的商機有較大興趣。
大灣區雖然發展潛力大,但因當中的城市普遍人工較港低、加上對環境陌生,年輕人多缺乏誘因北上發展;但所謂有危必有機,不少年輕人因本地經濟環境出現就業困難,反而迫使不少人「逆境自強」,有較大動力「闖一番」,當中包括不少本地企業。據香港品牌局近期發佈調查,逾八成受訪企業希望向粵港澳大灣區等周邊市場加強推廣品牌。